捕捉瞬间的光影
南京市青云巷小学 孙婷婷
4月11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制作培训班。拿到本次培训的课程表时,就觉得这次培训的内容很丰富,形式也很多样。下面就结合四天的培训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本次培训主要是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的,因此,培训一开始,广东外校的一名从事电视制作的张洪亮老师就给我们学员推荐一部由他自己制作的校园微电影《画梦》,在点评分析环节,我们了解了基础摄像的一些应用操作技巧,讲解的内容很实用,很贴合我们平时的工作需要。讲解的摄像的拍摄技巧也是比较深入的,并且为后续玄武湖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在学员自定一个拍摄的主题后,对于摄像构图和取景有很大的专业性帮助。
其次,欣赏手机拍摄视频作品。张老师对手机摄像的技巧进行了专业的阐述。比如说:1. 亮度:这个最重要,如果光线较暗,用手机拍出视频肯定是灰蒙蒙的,以后再怎样进行视频处理,也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首先要保证拍摄环境的亮度足够。如果是室内拍摄,灯最好都打开,注意让拍摄主体顺光,避免逆光拍摄。2. 稳定:一是要注意拿稳手机,最好双手来把握,手臂靠着身体以或桌椅墙壁等做支撑。二是站稳,最好不要边走边拍的方式,要知道画面的稳定是动态拍摄的第一要素。3. 多用固定镜头:拍摄之前先定好焦,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开始拍摄后,尽量不要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这是初学摄影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总是想把眼睛看到都摄进来,最后造成画面忽上忽下、忽大忽小,视频质量也会更差。4. 动态镜头:如果实在需要变换镜头,那么拍摄时注意事先模拟一下:比如需要逐步放大被摄对象,首先将在镜头中将对象放到最大,再缩回来,然后才正式开始拍摄。这样即可以准确对准被摄对象的位置,还可以避免自动变焦手机在推拉镜头的过程中糊焦;如果需要移动镜头,比如从A点扫到B点,拍摄时首先面向B点站稳,下半身不动,以腰部为转轴转动上半身将手机指向A点,然后才开始拍摄。
第三,玄武湖实践拍摄。鼓楼区团队出色的完成了《重读南京——寻找古城墙的故事》的作品。装备齐全,两部高清摄像机,实现了多角度拍摄,两套航拍,5D3两台,实现了大场景广角的取景需要,加上苏老师通宵达旦的磨出剧本,优秀的教师出演,真的是做到了大家各司其职。在剪辑的过程中,大家也相互配合,积极的发表自己意见,部分音乐和图片素材也从网上相继传过来,线上线下联动。尤其是在张永宁老师的指导下,在完成初稿的情况下,又对同期声的效果进行了修饰,将音频补录,插入其中,保证了定稿完成后的试听最佳效果。
最后,作品点评与赏析。张老师从主题,构图(白平衡,图片的和谐,远近之类的),用光(曝光之类的),等角度进行逐一分析,明白了“死片”、“呆片”和“笨片”,就知道什么是好片,以及如何追求“美片”、“靓片”、“大片”了。也就是大家说的 “抢眼、上眼、入眼“。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摄影是纪实,瞬间、光影、内涵、观察、创新的综合体。
总之,此次南京市电化教育馆举办的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我今后在学校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期待下一次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