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并不仅仅是拍清楚

创建用户:tvadmin

江宁区上峰中心小学 贾志军


  摄影,顾名思义,就是“摄”影,拍照和录像的统称。有人说:“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在参加了今年为期四天的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制作培训后,对这句话我深有感触。

  1、 拍摄清楚是基础

  摄影,是一场光影的艺术,而在能够达到艺术水准之前,拍摄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拍摄之前要有前景意识,在构图时也要尽量保持画面的“干净”:如拍摄的人物要完整;背景不能过于杂乱;忌取人物与人物重叠的角度等等。同时,在开始拍摄时保持机位的稳定性也很重要,能用三脚架的时候要尽量使用三脚架,不要手持或者肩扛以免镜头乱晃。除此之外,在选择拍摄的器材上要根据景别需要扬长避短,专业单反所具备的高分辨率和高宽容度优势,更能拍出高画质的素材;手机和小DV由于体积小、景深大,在画质没有太高要求的情况下比较适合一镜到底和摄影接力。

  2、 学会寻找光的角度

  在拍摄清楚的基础之上,如果能在拍摄中有光影意识,无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在校园里无处不在的“大窗户”很容易让被拍摄的主体出现背光全黑的画面,所以无论拍摄什么都需要考虑现场能够提供的光源,并且寻找能够体现光的角度。例如,阳光的逆光或侧逆光拍人物最好,明媚清新;阴天的柔光最能使画面表现柔滑的质感,晚上的灯光是照片的造型师,手电筒等人工光源也是很好的辅助工具••••••若是全然无光,至少也不能失了意境,呈现出来的画面要能让人有心理共鸣或是耐人寻味。

  3、 捕捉细节精彩过渡

  什么是好的摄影作品呢?单就照片而言,把人物拍整齐了,画面拍清楚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是能从“写实”向“写意”过渡的;应该是带给人“美的感受”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一方面需要我们有多角度的拍摄意识,借助轨道等辅助工具对同一主体选取多角度拍摄,在后期整理的剪辑的过程中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求摄像师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捕捉和寻找一些细节,在拍摄之前对即将发生的情景和画面有预判意识,捕捉有感染力的精彩瞬间,而这些瞬间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

  4、 落脚短片故事主线

  拍摄的最终目的是为后期的剪辑提供素材,拍摄过程中摄像师就要有后期剪辑意识,如使用同一款机器达到同一画面色彩;起幅落幅要预留3秒以上的时间;镜头要符合视觉逻辑等等。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眼睛能看清的只有一个点,因此短片在拍摄中镜头要能突出故事情节主线,突出主角。拍摄不仅要讲究“好看”,更要实用,使用AB组双机位两组同拍,除了有了不同的角度之外,还可以进行大场景与特写的对接,更能加深观众对短片所要表达的问题的认识。

  短短的四天培训让我意犹未尽,外景拍摄更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技术上的不足,更看到了与那些经验丰富老师之间的差距。作为初入摄影领域的校园电视制作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通过今后多次的实践和摸索来提高拍摄方法、技巧、角度、制作过程及学习新技法等技能素养。希望能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去,为进一步提高校园影视制作水平,尽最大的努力,更好地发挥校园影视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丰富本校的校园文化生活。